当前位置:

记者再走长征路丨一担皮箩与跨越85年的等待

来源:红网 作者:马慧 编辑:徐丹 2019-07-04 11:35:08
时刻新闻
—分享—

版权所有

6月30日,通道县流源村,96岁的杨昌彬讲述“一担皮箩”的故事。图/记者马慧

在郁葱的大山下,毛泽东雕像伫立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前。上午10点,这里非常热闹,不时有举着五星红旗的游客团站在雕像前,宣誓敬礼。

6月29日、30日,记者随“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通道,红军在这里开会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实现长征中的伟大转折。通道转兵纪念馆里的展品,记录着红军长征路上的种种不易。这里的大街小巷,流传着诸多红色故事,如“一担皮箩”“一盏马灯”,讲述军民鱼水深情。如今当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穿着蓝衣蓝裤,头发花白,6月30日,记者在通道县流源村见到了96岁的杨昌彬。虽然年岁已高,但回忆起85年前与红军相遇的故事,杨昌彬的记忆依然清晰。

伤兵住了两月,留下一担皮箩

“当时天气有点冷,下着毛毛雨,红军从大山上下来。”杨昌彬回忆,1934年冬天,头戴五角星帽的红军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家门口对面的大山上走下去,队伍陆续走了三天,让他记忆深刻。

杨昌彬回忆,当时,村里还不兴烧炭,他和父亲从山上砍来柴火取暖。有一天,房门被敲响。一个拄着拐杖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向他求助:“能不能给口饭吃?”

在交谈中,杨昌彬得知这个“阿哥”是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杨昌彬注意到邱显达头顶的红军帽和腿上的伤势,很快将他迎入屋内。在吃过饭后,杨昌彬和父亲对邱显达说:“阿哥,你伤得重,不要再走了。”

这一留,便是两个月。这期间,杨昌彬和父亲常常上山采药,为邱显达治病。当时年仅12岁的杨昌彬也经常喊邱显达为“阿哥”,两人相处得很好。

随着邱显达溃烂的伤口慢慢愈合,邱显达决定追上红军部队。一天,邱显达突然问杨昌彬,“这里哪里有竹子?”原来,邱显达为感谢杨昌彬和家人的救命之恩,希望用自己的手艺,为他们留下一担皮箩,作为报答。

于是,邱显达上山砍来楠竹,开始没日没夜地织。几天后,一担皮箩就织好了,邱显达也要离开了。杨昌彬回忆说:“我们挽留他,希望他不要走,就住下来。他说不行,要去追部队,他是红军战士。”

在村口的大树下,邱显达向杨昌彬许诺,等革命胜利,就回来看他。但一等就是85年,邱显达再没有消息。

八十五年过去了,杨昌彬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老人。对红军战士邱显达,他始终抱有挂念,“他人很和气,对这个世界也好。要是没有红军,我早就被抓去当壮丁了。”

对杨昌彬而言,看见皮箩就是看见邱显达,多少年来,他也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游客青睐

今年29岁的邓莹雪是通道转兵纪念馆的一名专职讲解员。在她看来,通道转兵纪念馆修建后,周遭的居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显而易见的是,马路变宽,居民楼变多了。人们不再乱停车,生活更有秩序。”

据记载,2002年以来,通道转兵纪念馆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十大平安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大魅力场馆”、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武警湖南省总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等。转兵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近三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0万人次。

红色记忆

红军送的马灯为他照亮夜路

通道,是中央红军走过的重要一站。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进入通道境内。此时,领导者李德、博古坚持北进,继续战斗,3万红军面临全军覆没。同年12月12日,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毛泽东、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和李德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主张放弃原计划,保存实力,改向贵州进军。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伟大转折,也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

多年后,留下革命火种的通道会议以多种形式,保留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内。通过雕塑还原,场景还原,前来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可以清楚地感受80多年前,通道会议的召开和其重大意义。

6月29日,在通道县双江乡芋头村,72岁的杨正益讲述父亲杨再能为红军引路的故事。

1934年冬天的一天,一支红军队伍来到了芋头村。这村子里大多数人都上山了,只有杨再能等几个人在家。杨正益说:“我父亲会些武艺,村民都上山了,他留下来看村子,一有消息,就可以及时报信。”

杨再能知道红军是好人,当红军请杨再能带路时,他一口答应。

芋头界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山,山高路陡,荆棘丛生,行走十分艰难。杨再能看到挑担的红军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便主动要了一副最重的担子挑上,同战士们一道艰难地跋涉,一直把红军送到了二十里外的黄门冲。

杨正益说:“到晚上,我父亲要回来了,红军担心他走夜路,看不清路,或者遇到危险,就将一盏马灯留给他。”

红军的热心举动,也温暖了杨再能。明亮的马灯带着杨再能跋山涉水,战胜了茫茫寒夜回到了家里。

当晚他用热水烫了脚,一觉睡到大天光。这天,本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早饭后,又有一批新来的红军队伍进村,也要翻芋头界到牙屯堡方向去,杨再能再次答应带路。

经过两次带路,杨再能对红军的认识更深一层。1973年,县里征集红军文物。这时杨再能老人已离开人世,他爱人把珍藏三十多年的马灯、蒸笼盖、粉盘等红军遗物完好地献给了国家。

潇湘晨报记者 马慧 怀化报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