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念法:废墟中的“生命使者”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吴海刚 2019-08-31 15:01:40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当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在救援现场,总能看到一些身穿橘红色救援服的人,他们要在死海般的废墟里搜寻稍纵即逝的生的线索。中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队员王念法,就是这样一个废墟中的“生命使者”。

作为第一批救援队员,入队18年来,王念法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他的办公室内存放着救援背囊、救援服,只要有任务,与家人通信完之后,穿上救援服,背上救援背囊便走。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新疆伽师、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班达亚齐、巴基斯坦、海地……王念法自己也记不清他和队友参加过多少场救援活动,从死神手中夺回多少人的生命。

“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和自己的良心。”每一次在地震救援现场,王念法都会在心里念叨这句话。对废墟下一息尚存的生命,王念法始终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条,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废墟下的声音。“生命是至上的,多救一个就是一个。”王念法说。

2008年5月12日14时52分,王念法正在办公室整理地震救援训练安全手册。突然,他手机传来了一条短信,是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应急救援队员需要马上集合。8.0级,王念法脑子“嗡”的一下,这么大的地震,几十年来都没有过,他祈祷汶川那里人口不要太多,要不然,后果就严重了。中心立刻忙碌起来,大家分头准备,王念法家离单位远,没时间回去了,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要去四川灾区了,不用等他吃饭了,妻子沉默了一下,说:“你放心去吧,不用挂念家里。”

2008年5月15日凌晨2点20分,参与救援2天多的王念法在绵竹汉旺镇没有合眼,刚躺在废墟旁,突然听队友大喊起来。“念法,快点起来,快去看看,快把卿静文救出来。”王念法一咕噜爬起来,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睁开血丝眼睛。从14日6点开始,为了救卿静文,队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差不多20个小时了,正当王念法进入废墟中的巷道里查看时,卿静文突然说话了:“叔叔,我想睡觉。”王念法说:“千万不能睡觉!”王念法真怕她一睡就不会再起来了。15日5点30分,经过连续近23个半小时的营救,终于成功救出了卿静文。

15日早上8点,王念法在车上吃东西的时候,看到队友在架设海事卫星时突然想起来,好几天了,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了。他终于听到了妻子可爱的声音,妻子说每天都在关注着救援的情况,她还告诉王念法,她在小区门口给汶川地震灾区捐了200元钱,最后署名是:一名在灾区救援的救援队员。那天晚上,王念法又救出了“阳光女孩”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王念法回忆,“我困极了,眼睛直打架,从车上取来毛毯,倒在街边就睡……”这场救援,他和队友们一起营救出49名幸存者,他个人直接参加救出13名幸存者。

最令王念法难忘的一次救援,是2003年发生在阿尔及利亚那次地震救援。“一打开通道,扑面而来的是尸体腐烂的气味。这时候怎么办?憋着,憋着三秒钟再吸一口气。这时候还没有办法,当地老百姓、我们大使馆还有我们领队给我们拿花露水,往鼻子上撒。”王念法说,最后38支国际救援队伍,只有中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救援队伍救出幸存者,他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有人称赞王念法是英雄,他却说:“我不是什么英雄。要说英雄,我们中国人是英雄!这么多的灾难,都没将咱们中国人击垮。”

然而地震救援不仅需要勇气,更要靠专业精神。身为专业的救援人员,除了要身负高效的体能、灵活的运动技巧,还要有丰富的结构力学知识、关键的急救医学常识和心理学常识。作为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王念法深知理论知识有所欠缺,因此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每一次实战救援结束后,他都会仔细地在救援日志里记录好时间、地点、方案、救援过程,画好各种图表、废墟施救图和破拆路径,涉及结构力学、医疗和心理学等多种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王念法根据所学知识,和队友们采取科学施救方案,使一名被埋了17个小时的藏族女性得以从倒塌的钢筋混凝土中成功脱险。现在王念法作为教官,已经能够熟练向学员传授理论知识,并撰写了多部教材和理论文章。他办公室里已有20多本笔记本、近半米高的荣誉证书。在其中一本日志的扉页上,他写道:苦练创造奇迹,苦干成就未来!王念法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你没有经历不知道什么是财富。像我们救援,见到生与死的场景多了,这是我们的财富。”王念法说,救援是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现在只想和同事将救援事业干到生命终点。

就像他在海地搜救手记中写道:其实,我们是非常不愿意告诉任何人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总是与发生地震、房屋倒塌、人员被压埋等等悲惨的场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想这是我们地震救援人的共同心声,但是天灾又有谁能左右得了呢?我们所能做的,唯有以1%的希望,尽200%的努力,因为废墟下,有生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