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儿子去世留下50多万元债务,母亲洗碗8年替子还债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编辑:吴海刚 2019-07-25 15:55:49
时刻新闻
—分享—

       冒书林的妻子被丛慧玉的诚信所感动,

主动拿出1000元往丛慧玉手里塞

8年前,36岁的儿子突发疾病去世;3年前,老伴去世……心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南通如皋大妈丛慧玉,成为这个不幸家庭的顶梁柱。儿子留下巨额债务,丛慧玉在法律上并没有偿还的义务,但她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感动了周围的人。

儿子留下50多万元债务

母亲到饭店打工挣钱还债

7月23日上午,在江苏高院,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68岁的丛慧玉,她身形瘦削、头发花白。“今天我们带她来,是参加以法院执行为主题的活动。老人告诉我,一开始她不太想来,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其实,她的诚信是值得我们倡导和尊敬的。”如皋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周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丛慧玉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过去,她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平平安安。然而,就在8年前,儿子突发疾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儿子是给人家做装潢的,他走了之后我才知道他欠了不少债。”丛慧玉说,债主们陆续上门,找到他们老两口要求还钱。不过,儿子去世后,她和老伴并没有继承儿子的财产,从法律上讲,老两口没有偿还的义务。

“在我儿子走之前一年,他和妻子离婚了。他走的那年,儿子只有6岁,孩子跟着妈妈生活。”丛慧玉说,在她看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说,如果欠钱不还,以后孙子长大可能对孩子有影响。

丛慧玉说,经过盘点,儿子的债务有50多万元,其中近30万元是银行按揭贷款,其余20万左右有多个债主。

办理完儿子的后事,老两口先用儿子的赔偿金、到账的工程款,还有向亲戚东拼西凑借来的钱,还清了银行贷款等。为了还清剩下的债务,老两口决定打工筹钱。

为了早日还债,丛慧玉承受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除了种地,她还到饭店洗碗、洗菜,“早上8点多到饭店,晚上九十点才下班。回到家后,我还要戴上头灯到地里干活。”她说,自己在饭店打工,一个月工钱在2800元左右。平时她几乎不用钱,自从儿子去世后,她几乎没买过衣服。

“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慢慢把钱还了,一年赚一千就还一千,一年赚两千就还两千。”丛慧玉说。

“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还了不少钱,我弟弟也代我垫付了不少债务。现在,除了欠我弟弟的,我还欠一个债主1万多元,这些钱我都会慢慢还的。”7月23日,丛慧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年纪大了,但身体还不错,还能干得动。“前一家饭店关门了,我又找了一家饭店,现在干了快一个月了。”

信义大妈感动债主

“阿姨,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好人”

在如皋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副教导员孙庆峰的手机里存了3张照片,都是合影,照片中的两个人是申请执行人冒书林的妻子和丛慧玉。

孙庆峰之所以留着这几张照片,是因为照片记录了一段让他感动的故事。

那是2018年5月的一个周末,法院工作人员在如皋市区一家火锅店门前见到了丛慧玉,她主动提出要向冒书林还钱。

孙庆峰办过上千起执行案件,很少见到主动找上门还债的。当年丛慧玉的儿子去世后不久,冒书林和另一人曾向法院起诉讨薪。如皋法院受理了这两起案件,加起来执行标的为2.95万元。因为丛慧玉的儿子早已离婚,2011年12月,法院判决丛慧玉6岁的孙子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债务。后因孩子年龄太小,法院于2013年5月裁定终结执行程序。随着时间推移,冒书林对这笔钱已经不抱指望了,联系电话都变更了。

孙庆峰查到冒家的地址,丛慧玉坐不住了,她找到冒家所在的村里,挨家挨户打听,终于联系到冒书林的妻子。

从老人手中接过2万多元的还款,冒书林的妻子很感动,抽出1000元钱往丛慧玉手里塞。“阿姨,你是个好人,这钱无论如何你要收下,是我们一点点心意,你要把身体养好,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好人。”

“这钱是应该还给你们的,我不能要。我现在身体还好,我还能赚钱。”丛慧玉说。

眼前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孙庆峰。他说,申请执行人往被执行人一方手里塞钱,表达敬意,这一幕让人动容。

大妈希望孙子长大成人后

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说起孙子,丛慧玉的脸上露出笑容。“孙子今年14岁了,马上就要上初二了,学习成绩还不错。”她说,她并不觉得她给儿子还债是件多伟大的事,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现在孙子是她的生活希望,“我经常说,(孙子)做一个最好的好孩子啊,长大后要为社会做贡献啊。”

“我们也希望她这种行为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能让更多人从中得到启发。如果每个人都这么讲诚信,那世界上就没有老赖了。”周云感慨地说,丛慧玉是一名平凡的农村妇女,但她的所做所为,让人心生敬意。

周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丛慧玉是诚信做人的一个代表,在今年3月29日,同样来自如皋的一个诚信故事也感动了广大网友。当时,包括现代快报在内的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54岁的施健银为亡夫打工还债的事情。在江苏昆山一家建材工厂里,54岁的施健银是唯一的女工,她起早贪黑,每天吃饭只花10块钱,目标只有一个——还钱。五年前,丈夫突然病故,留下办厂欠下的30多万元借款和16名工人的工资将近11万元。今年1月,施健银带着3.9万多元来到法院,终于还清了欠16名工人的工资。对于剩下的30多万元借款,施健银表示,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一定要把丈夫的欠款还清。

周云告诉记者,目前法院的执行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能学习丛慧玉、施健银诚信的品质,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