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东部,金沙江南岸,国土面积2563平方公里,辖8镇2乡,总人口36.57万人,素以热气、土气、灵气、洋气“四气”著称,属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也是云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工作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退出质量”的要求,宾川立下“军令状”,以“人心齐,泰山移”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宾川答卷。
在精准脱贫攻坚过程中,宾川紧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产业推动、聚集合力等要诀,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开。到底什么情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
尽锐出战,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于精准。2014年,宾川县有平川、乔甸、鸡足山3个贫困乡镇,23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49 户35510 人,贫困发生率 11.85%。
按照“尽锐出战”的工作要求,从省、州、县、乡共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530名工作队员驻村扶贫,选派19名挂职副书记和39名挂职副乡镇长,4730名干部与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同时,抽调95名突击队员组成31支突击队,对平川、钟英2个乡镇6个沿江贫困村639户2206人贫困人口因村因户帮扶。
2017年5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组织干部职工6160人深入全县90个村,对80668户农业人口开展了全覆盖入户调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严格按照程序规范精准识别,开展3轮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最终确定新纳入建档立卡 257 户 960 人,识别不精准退出(剔除)448 户 1506 人,2014 年至 2016 年脱贫返贫 43 户 160 人,实现了零漏评、零错评,扣好了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
靶向治疗,精准帮扶到户到人
贫困都相似,原因各不同。宾川根据致贫原因,着力开展精准帮扶和精准施策。针对因病致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组织健康扶贫医疗行动队进村入户,对贫困户重病患者集中救治和医疗帮扶,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三个一批”制度,努力实现“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也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针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教育扶贫工程。2016年,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完善控辍保学包保机制,严格落实“双线六长八包”责任制,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普惠+特惠”教育精准帮扶模式,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贫困家庭脱贫。
针对危房户实施住房保障工程。2015-2017年,整合住建、扶贫等资金实施了6800户22800人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了 24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共搬迁安置 920 户 358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360 户 1427人,不让一户农户住危房。
陡峭的山崖,崎岖的道路,地质灾害隐患大,“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这是钟英傈僳族彝族乡赵卡拉村的现状。为了彻底解决脱贫问题,宾川县在充分征求当地村民意愿后,将该村19户73人整体搬迁至距离县城仅12公里的大坪地村扶贫安置点。这是2017年县委、政府针对基本丧失生产生活条件的深度贫困村所采取的新举措,整合6800万元对在金沙江、渔泡江沿岸2个贫困村98户358人进行了安居置业,共建新房98套,发展沃柑等产业400余亩,贫困群众在“挪穷窝、建新房、置新业”同步中实现生产生活的再“直过”,形成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宾川搬迁扶贫新模式。
拔出穷根,探索建立宾川样本
产业带动是脱贫的关键。在大营镇萂村,村委会主任赵灿珍等4名党员,发起成立“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他们冒着风险以水果权证抵押向银行贷款500万元,申请扶贫贷款500万元,让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优质高效“阳光玫瑰”葡萄产业,2017年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7800元,成为省内州内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平川镇得底么村,由村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头组织贫困群众上山摘橄榄、采菌,田里种大豆、玉米,家中养黑山羊、土鸡,再由合作社收购加工,在挂钩扶贫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借助省邮政分公司建设电商平台,直接销往省城昆明,形成了“党支部+互联网+农户”的电商扶贫模式。
平川镇走了出去,乔甸镇则是引了进来。依托海稍鱼的“名气”、红军长征红色文化的“正气”,引入本村在外发展的企业家回村成立了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大力发展旅游业,构建了“党支部+红色旅游+农户”的农旅文融合发展脱贫模式。
为让贫困户短期内实现增收,宾川采取劳动力转移和保障兜底措施。全县组建了34 个行政村劳务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 904 户,实施“千人劳力转移•助农增收脱贫”工程,完成建档立卡劳动力转移就业 4686 人、劳动力培训 25047人次、就业培训 1136 人次,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设立村庄保洁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河道管理员、森林防护员等公益岗位371个,实现了“一人输出、全家脱贫,多人输出、快速致富”的目标。同时,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651 户 1898 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2556元提高到了3252元。
摘除穷帽,合力共奔小康路
决战脱贫是个系统工程,组织体系要构建好,政策措施要配套好,责任体系要落实好。宾川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乡两级主要领导负责的精准扶贫攻坚领导组和易地搬迁建设指挥部,组建高效运行的“作战部”。配套出台36个综合性政策文件和17个脱贫奔小康行动计划,制定了18个行业部门2018-2020年的扶贫行动计划,搭建了脱贫政策体系。实行“县负总责,乡镇主体实施,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层层立下脱贫军令状,签订脱贫责任书,实行四级书记负责制、党政同责制、终身负责制和“四问责”制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全民参与,全社会出力,全县 17家企业合作组织与36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年户均分红3200元。政府投入、金融支持、社会帮扶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49.71亿元,实施了一大批专项扶贫工程。
资源优势与精准扶贫在宾川碰出火花,精准扶贫政策的“天时”加上区位优势的“地利”,各级干部职工的“担当”,各民族群众立志增智共奋斗的“人和”,已转化为发展的“红利”!宾川精准扶贫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全县2014-2017年共脱贫退出8983户,32517人(2014年脱贫退出2484户8932人,2015年脱贫退出1952户7012人,2016年脱贫退出2367户8903人,2017年脱贫退出2180户767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11.85%下降至1.55%,3个贫困乡镇、54个贫困村有序退出。贫困县摘帽退出5项指标全面完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宾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仅仅只是走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今后,宾川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全方位、多维度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承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小康任务,谱写中国梦的宾川乡村振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