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20日讯(实习生 余悦琴 记者 周丹 通讯员 盛常青)走去生产生活一线,与村民们近距离谈天说地,对于身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社会实践的好时机。7月14日至17日,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来到新邵龙溪铺镇卓笔村进行了“精准扶贫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典型及调查研究”的课题实地调研。
走进卓笔村 助力贫困村教育发展
卓笔村是湖南商学院的结对帮扶贫困村,“商院小八队”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实地调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教育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教育帮扶措施在当地的实施情况。
来到村里后,调研团队前往当地居民家进行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与村民聊起现在的精准扶贫政策,村民们兴奋地说着“学费减免”“营养餐补助”“助学金”等。问到湖南商学院的教育帮扶政策时,家长们更是兴奋不已,如“爱心助学结对帮扶”“六一”文艺汇演活动、“暑期志愿者支教”等活动都受到一致好评。
暑假期间,他们在此开展“暑假志愿者支教”活动,学生自愿参加,报名的学生超过280名。当地村民的教育观念正在改善,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村民的希望和期待,也给了湖南商学院的教育帮扶措施极大的鼓舞。
走进绥宁黄桑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旅游是建立在文化上的,所以文化品牌的传播非常有必要,我们不缺文化,我们缺品牌!”这句在黄桑铁杉林景区的篝火晚会上听到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14日下午,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萤火书乡”,来到湖南省邵阳绥宁县开展“传播文化品牌实现精准扶贫的乡村调查”的调研活动,对黄桑景区进行重点的实地考察。
通过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试图找到旅游景区现存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在调研中,同学们还发现绥宁贫困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调研团队提出的利用文化品牌将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相结合,是扶贫模式的一大创新突破。
根据调研结果和当地实际情况,团队成员提出要将政府资源、高校资源、企业资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三者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最高效益,让绥宁村民持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