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典型|石门维新镇:脱贫路上“不落一户”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刘蔼元 2018-08-07 16:46:50
时刻新闻
—分享—

维新镇重阳树村村民看到满树即将成熟的脐橙,乐得笑开了花。

漫山遍野的脐橙树。

维新镇村民盛孝军向记者展示她的网店。

  红网时刻记者 胡丹 黄刚 实习记者 丘小仙 通讯员 蔡政 常德报道

  素有脐橙之乡美誉的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其脐橙品质、规模、产量均为全市之最,并已获得出口认证。“我们镇的脐橙不愁销路,每年国庆节过后,来镇上订购脐橙的客商络绎不绝,来迟了还订不到货呢”,四年脱贫攻坚,维新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挖掘动能,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镇镇情民情的脱贫之路,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决不让一户村民在小康路上掉队。 8月6日,红网时刻记者来到石门县维新镇,维新镇副镇长龚佑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让涣散贫困村成为产业自强村

  近年来,维新镇重阳树村靠着苦练内功,在技术、苗种等方面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狠修外功,持续抓好产品营销,平台推广工作,赢得了一片叫好。“我们村现在基本上找不到打牌的了,最多只是问一句晚上去不去跳广场舞啊。”谈起村里的变化,维新镇重阳村村支部书记李子明感受最深。以前的重阳村是石门有名的涣散贫困村,村里矛盾多,村民不劳作,等靠要思想严重。现在很多村民种植了脐橙,年收入过十万。

  翻过几个山头,重阳树村村民罗盛志正在他的脐橙地里劳作。罗盛志家在2014年的时候还是贫困户,家里父亲过世,母亲一身病,不能干重活,自己又不小心把手摔断了,全家靠救济过日子。2015年,带着借到的两万块钱,罗盛志把自己屋前屋后整理了个遍,全部种上了脐橙,然后跟着村里技术学习种脐橙。“手是不能干重活了,但是脑子没问题。”罗盛志开玩笑地告诉记者。目前,罗盛志家里共有脐橙20亩部分已经开始挂果,预计今年收入至少10万元。“目前,我又花了几千块钱,整了4亩林地出来,准备下半年的时候再种上脐橙树。”

  让政策撬动村民思想的杠杆

  这几年时间里,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产业,成立合作社等方式,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脱贫的方向。“我们就是要让政策成为一个杠杆,撬动村民思想的杠杆。”谈起这几年维新镇在脱贫方面的经验,龚佑龙告诉记者。

  由于地远山偏,石门维新镇的快递、网络等配套服务以前不够完善,尤其一些本地优质农副产品,销路打不开,销量也没法提高。维新镇探索建立 “合作社+基地 +农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在合作社、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抱团”发展,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为解决农户零星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电商进行网上销售。2017年,镇政府出资10个门面,免租金面向全县招募发展电商,“电商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村民们把村里一些优质的农副产品销往省内外,提高了农户的收入。维新镇村民盛孝军前几年还是一个贫困户,2013年通过淘宝和微信销售自家的橘子、花生、蜂蜜等农特产品,慢慢走上了电商之路。“我是从前年开始在淘宝和微信朋友圈销售脐橙,一年可销售脐橙5万斤,一年光销售脐橙都是20多万元”,盛孝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让弱病残户“躺在家里也能有收益”

  维新镇着力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为贫困户“号脉开方”,帮助他们找准脱贫路子,推动贫困户自我造血、积极脱贫。对于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劳动能力较强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奖补、种苗发放、劳务输出等优惠措施,引导贫困户独立自主发展,择“勤劳致富、文明诚信、感恩公益”三个指标对其进行打分定级,评定公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立自强。

  对于家庭劳动力较差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人均收入较低的贫困户,维新镇结合该镇盆地地形和山区大、蜜源足的特点,牵手加盟石门县养蜂协会,重点培育发展中蜂养殖业,并对完全无劳动力的实行托养、代管模式,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养蜂521户,其中贫困户347户1033桶,桶均收益1500元以上。

  龚佑龙说,严家山村邹汉珍、覃勇两户贫困户因无劳动能力,在镇村鼓励帮扶下,从2018年3月发展养蜂,截至6月底,均已取土蜂蜜近四十斤,收益四千元左右。镇政府正在牵手专业合作社引进蜂蜜分类包装企业,做大做强“甜蜜产业”,让一批老弱病残户“躺在家里也能有收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