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骗子紧盯老年人“钱袋子”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刘蔼元 2018-08-06 17:22:17
时刻新闻
—分享—

    他们渴望长命百岁,安享晚年,却追不上飞奔的社会,落单后成为骗子的“猎物”。他们愿意相信他人,却不愿和儿女沟通,被骗后耿耿于怀,郁郁终老。他们寄希望于法律,期盼钱财失而复得,却不得不面对官司难打、钱难要的局面。

受访者供图

  张志友是一名公益律师,做老年维权的法律服务已经三年多,这是他眼中,老年人复杂的心理,以及老年维权的困境。“做了这三年多的老年维权法律服务,最大的感受就是,钱太难追回了。”

  愿望美好 现实残酷

  记者见到张志友时,他刚接访了一位81岁的老人王大爷,“老人着急,加上天热,我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弄清楚来龙去脉,又是一起典型的保健品骗局。”

  作为致诚公益老年法律事务部的一名律师,张志友和同事从2015年的“大仁”养老骗局开始,专门做老年维权的公益法律服务。

  张志友说,保健品、养老项目和理财产品三个领域“骗”字高挂,骗子精准地抓住了老年人“身体要健康,生活有保障”的心愿,“老年人对长寿、财富有追求,太正常不过,但他们太心切,以至于丢了防骗的意识。”

  就像张志友刚送走的那位王大爷,追求健康,却丢了钱财。

  2016年,王大爷从一本不知何处寄来的杂志上,看到一款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广告,两年中,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王大爷花了4多万元买保健品,但却没有任何疗效。

  “想要退款,先交8%的手续费”,“想要退款,要补办发票”,“想要退款,不如凑个整数5万”,电话那头,先是李科长,接着是黄厂长,轮番上阵,又以货到付款的形式,让王大爷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

  “这一通折腾,王大爷5万多元打了水漂。”张志友说,“对方很聪明,这些钱都是以货到付款的形式得来,属于正常的商品买卖,而王大爷又没有电话录音,很难抓住对方的漏洞。”

  张志友问王大爷,“这事儿女知道吗?”王大爷面露难色,“他们不知道,他们不喜欢我买保健品,我不敢和他们说。”

  “不想、不敢和儿女说,这就让老人失去了一道重要的防线。”张志友说,有的老人怕麻烦儿女,有的老人怕被儿女埋怨,而有的老人则不愿让儿女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复杂又微妙的心理。”

  固执己见 不听劝告

  与不愿和儿女沟通形成鲜明对比,不少老人却容易轻信他人。在帮助老年人维权的这三年中,有一个案例让张志友耿耿于怀,满是遗憾。

  65岁的郭大爷遭遇了电信诈骗,骗子以“你手机中有黄色链接,涉嫌犯罪”为由,让郭大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赶紧联系“刘警官”。

  “刘警官”开门见山,让郭大爷汇200万元到公安机关的账户上,调查证明郭大爷清白之后,这笔钱原路退回。“郭大爷哪来这么多钱,但对方话一转,‘没钱,有房子也可以,作抵押’。”张志友说。

  于是,在房管局,郭大爷稀里糊涂地签了字,近400万的房子只“抵押”了200万元。电话里,通过对方的设置密码的提示,200万元瞬间被转到十几个账户,郭大爷一分未得。

  清醒之后,郭大爷发现房子不是被抵押,而是被贱卖给了一名住在房山的人。他多次找警方立案,但都没有结果。于是,王大爷找到了张志友。

  “我给他分析了一下,分两条路走,刑事部分继续和警方沟通,民事部分赶紧起诉,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要回房子。”在房管局,张志友申请了异议登记,“老人没有钱,所以不能保全,只能通过这一手段,提醒可能存在的善意第三人,这房子有问题。”

  之后,这一案件,在房山法院河北法庭开庭。当天,当张志友奔波到河北镇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郭大爷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要求撤回起诉。

  不论是张志友苦苦劝说,还是法官的善意提醒,郭大爷固执已见,不仅撤了案,还撤了对张志友的委托。

  数月之后,郭大爷再次找到张志友,又是后悔又是道歉,但张志友明确告知郭大爷,不再为其代理,“异议登记只有15天的有效期,对方估计早把房子转手了。”

  即便胜诉 钱也难要

  郭大爷的案例是这三年中,张志友遇到的有很大希望可以帮老人止损的案例,“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交易,合同应属无效,郭大爷至少能拿回房子一半的钱。”

  而在更多的案例中,即便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胜诉了,钱也要不回。

  “在一开始接访的时候,我会直截了当地和老人说,做好钱要不回的心理准备。”张志友说,这不是对打官司没有信心,而是现实如此,“尤其是集资诈骗类的案件,赢了官司,却面对空空的账户,无钱可执行。”

  再加上,这些案件民刑交叉,涉及人数众多,案件走完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84岁的刘大爷和老伴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在河北燕郊入住了一家养老院。交了住养老院的费用后,刘大爷手里还剩一些钱。

  养老院的邻居向刘大爷推荐了一个投资文化园的理财项目,年利率15%。刘大爷第一年投了10万元,一年到期后本金全部返回,还赚了1.5万元的利息,这让刘大爷放松了警惕,第二年又分两次投资51万元。结果,51万元打了水漂。

  刘大爷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在审理时,被告公司却未到庭,法庭缺席审理后,判决被告公司返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官司算是赢了,但当刘大爷申请强制执行时,法官告诉刘大爷,该案涉嫌非法集资,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刘大爷赶紧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据办案警官介绍,该公司账户内没有任何资金。

  “做了这三年多的老年维权服务,最大的感受就是,钱太难追回了。”张志友感慨,“这样让我们感觉到,事前的预防太重要了。”

  但是,在防骗的宣传上,张志友也感触颇深,“我们进社区做义务宣传,但很多老人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就买点小礼品,吸引老人过来听课。他们可能意识不到,骗子天天盯着他们的钱袋子,他们是‘高危’人群。”

  与事前的疏忽轻视相比,很多老年人在被骗之后,却对维权有了执念。

  精神崩塌 难以释怀

  “有时候,维权成了老人被骗后生活的唯一内容。”张志友说,“在一些老人身上,追逃钱款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张志友谈到了李大爷的遭遇,北京晚报也曾以《连环合同套走79岁老人55万》为题做过报道。

  李大爷教了一辈子书,直到73岁返聘结束,才真正享受晚年生活。但是,2015年,在超市门口接过一个业务员的理财传单后,他和老伴原本安稳的生活被打破。不到一年时间,老人先后三次陷入集资骗局,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血本无归。

  张志友说,李大爷原本想着是赚点钱为儿子买房,结果掉进了投资理财的陷阱,“事发后,李大爷也不敢和儿子说,只能和老伴关起门来掉眼泪,甚至连自杀的地方都想好了。”

  但心有不甘又让老人挣扎着活下去。为了能让警方立案,李大爷每天从丰台的云冈坐公交车去朝阳公安的经侦大队,随着发案人数越来越多,案子终于刑事立案,李大爷又隔三差五地找警方询问案件进度。

  “大冬天,李大爷和其他受害者坐公交车去昌平,去找一名嫌疑人的别墅,自带干粮和白开水,在那一站就是一整天。”张志友说,帮助维权的律师也成了老人的倾诉的对象,说说自己最近的生活,问问案子的最新进展,“如果没有维权这个事情,很多老人早就垮了。”

  “坚定地合法维权无可指摘,在晚年的时候,一下子被骗光了养老钱,谁也接受不了,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张志友说,为了减轻老人的辛苦,在一些查询资料、取交材料等不需要老人亲自到场的情况下,律师都会亲自去跑。

  “有时候想想,的确很残酷,站在人生尾巴上的他们,还能等到钱被追回的那一天吗?”张志友说。(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下载时刻新闻客户端,点击导航条“+”,添加“老年”页卡,即可每天获得最新养老资讯、产业动态、人物风采以及精彩故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