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疆湖南“两朵兰花”为三亚3名残疾孩童撑起蓝天

来源:三亚日报 作者:陈人波 刘少珠 编辑:吴虹莉 2018-02-05 17:23:1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陈人波 见习记者 刘少珠

  “每次下乡到育才地区3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家里送教,我们都感到一阵心酸。但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因为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兰静、兰艳告诉三亚日报记者,因为育才山路崎岖,七扭八拐,不好开车,所以她们每次下乡,都头晕目眩,甚至呕吐,很不好受,但一想到3名残疾孩子和他们亲人的期待,心里就坚定了。

  1月30日,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用强介绍,兰静来自新疆,兰艳来自湖南,她俩都是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青年优秀老师,学有专长,且心细,有经验,智障残疾儿童在她们的调教下,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家长们都很喜欢她们,孩子也很喜欢她们。

  9岁先天性脑瘫患儿:

  从只能抬头到可自主翻身了

  据介绍,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委会的林丽娟,那会村委会的蒋光辉,雅林村委会的高志成原计划于2016年脱贫,但因小军(化名)、小伟(化名)、小辉(化名)3名重度智障残疾儿童没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因而被国家扶贫办系统退回,不能作为脱贫户。为了切实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市教育局创新思路,在全省率先启动重度智障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

  针对此次“送教上门”工作,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并成立了由市教育局、育才中心学校、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及雅林小学、那会小学、那受小学3所完全小学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送教上门”工作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协调,育才中心学校负责制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雅林、那会、那受3所完全小学负责建立学生学籍、建立“一对一”关爱体系和日常管理工作,市特殊学校负责“送教上门”的课程设计、培训指导雅林、那会、那受3所学校教师的送教上门工作,并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目前,经过推拿按摩,细心调教,3名重度智障残疾儿童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家长们十分欣喜。

  雅林村的小辉,今年已9岁,患有先天性脑瘫,无法走路和坐立,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小辉的肌张力很严重,每次都要先做半个小时的肌张力牵伸运动,帮他按摩背部、臀部、腿部、下肢肌肉等。”兰静说,小辉每天都躺在凉席上,偶尔被奶奶推出去晒晒太阳,因为没有做过康复训练,他连简单的翻身动作都不会,只会抬头。

  “奶奶,您平时就可以这样帮助孩子按摩,让他放松肌肉。”近日,兰静老师一边给小辉进行推拿按摩,一边给小辉的奶奶作示范讲解。小辉患有脑瘫,兰静第一次和他交谈时,他是完全拒绝的,经过兰静多次“送教上门”的细心调教与训练后,小辉现在已开始乐意亲近兰静了,还学会对兰静发出了甜甜的微笑,并从只能抬头到学会自己翻身了。

  三亚日报记者看到,为了教会小辉翻身,兰静拿着手机蹲在他身边的一侧播放他感兴趣的音乐,以诱导的方式让他知道有翻身这一动作模式,再辅助他学会翻身动作。

  前往雅林村的道路山高坡陡弯多,兰静虽然晕车厉害,每到小辉家门口都要先吐几分钟才能缓过神来,但“送教下乡”她一次都不落下。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每次都能看到小辉不一样的变化。

  “第一次送教的时候,小辉是完全拒绝与我交流的,也不配合评估。第二次,小辉开始接纳我了,还在我的辅助下完成翻身动作,一直到第五次,几乎不用辅助他就能自主完成翻身动作了。”谈及小辉的变化,兰静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7岁脑瘫患儿:

  从手部无力到能举手鼓掌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又一对才美……”近日,在那会村委会,聆听着优美、舒缓的《虫儿飞》儿歌,小伟在家里就欢欣雀跃地鼓起掌来。

  鼓掌,在一般孩子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可对小伟来说,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今年7岁的小伟,小时候发高烧留下了脑瘫后遗症,造成手部肌肉萎缩、无力。经过兰艳老师的一番教习,小军已学会了鼓掌。

  “手臂放松向上抬起,对,就是这样。”每次“送教下乡”,兰艳都会这样调教小伟,耐心地手把手纠正他的动作。

  “我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教他,做一些手部康复训练,除了鼓掌、举手,还有捏软球、搓橡皮泥等,锻炼他手指的灵活度。现在他已经能用鼓掌来表达情感了,甚至还可以跟我握手了。”兰艳开心地说。

  15岁自闭症少年:

  从避而不见到玩起捉迷藏

  那受村的小军是兰艳“送教下乡”的另一名学生。今年已15岁的小军,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和语言障碍,长期待在家中。第一次看到小军时,兰艳热情地喊他的名字,一次、两次,他都不理会,从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只有恐惧,身体本能地慢慢往父亲身后躲。兰艳多次尝试靠近他,但都一次次被打回。小军的父亲告诉兰艳,孩子10多年来,所接触的人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亲人,平时也不出门,只在家门口玩耍,只要看到有陌生人经过,就会马上躲进家里,他很怕陌生人。

  为了让小军接受自己,兰艳想了很多办法,给他吃糖果,陪他说话,跟他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小军开始有了变化。

  “有一次,我去送教的时候,他竟然跟我玩起了捉迷藏,还很听话地模仿我说话和做动作。”这让兰艳心头暖暖的,因为她清楚,在孩子眼中,她已经是他的朋友了。

  据了解,今年22岁的兰艳所学的是儿童康复专业(自闭症方向),目前在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已一年多。这一年,她从迷茫到渐渐得心应手,并且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兰艳表示,她会将“送教下乡”工作进行到底。根据工作安排,等孩子的身体康复好转,再教他们识字学文化。

  孩子家长:

  由衷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采访中,雅林村小辉的爷爷高志成和那会村小伟的父亲蒋光辉说,孩子经过老师的推拿按摩、语言调教,变得开朗起来了,不像过去一天也不说一句话,手脚也开始慢慢地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让我们从心底感到高兴啊!我们全村人都对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那受村小军的母亲林丽娟也感动地说,原以为孩子希望不大了,父母要跟着他吃一辈子苦了,想不到在特殊学校老师的调教引导下,孩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因此,每到老师下乡约定的时间,她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跑到村头去迎接老师,高高兴兴地把老师带到家里,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调教,孩子即使是有一点点变化,她都感到特别的高兴。

  林丽娟还说,现在学校放假了,老师要回家过年。临走时,老师说了,下个学期一开学,她们就会回来,现在孩子就盼望着老师早点回来……

  蔡用强表示,有些重度智障残疾儿童不能到学校正常上课,因此我们学校必须送教上门,保障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项重大任务。目前,经过特殊学校兰静、兰艳两位老师的悉心调教,雅林、那受、那会3名智障残疾少年儿童的情况已发生了可喜变化,下个学期将继续坚持送教上门,并根据3名智障残疾儿童的变化情况,设置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一步步地让他们接受文化教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