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湖南在行动】从长沙到大山深处 无处不有医者仁心

来源: 作者:易征洋 编辑:吴虹莉 2017-08-30 17:20:21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山深处爱做“亏本生意”的医生田蕊,帮助身体残疾的小辉做康复训练。

  时刻新闻记者 易征洋 彭婷 长沙报道

  “贺妈妈、贺妈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病房,经常听到小病友这么喊,小朋友口中的“贺妈妈”其实是家长口中的“贺医生”。

  在儿科工作的27年里,贺湘玲用自己对工作的负责,对患者的热情,完成了她在患者心目中“贺医生”到“贺妈妈”的转变。在她所在的科室里,未发生过一起医患矛盾,病人和医生更像是一家人。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同样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凭借执着和精湛的医技,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数不清的孩子和妈妈。为了感谢医院,感谢医生,有60余名家长给孩子起名叫“湘雅”。

  不管是在大山深处爱做“亏本生意”的医生田蕊,还是在麻风村扎根工作20余年的护士长刘大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说明,什么是“医者仁心”。

  27年坚守临床一线,她是孩子们口中的“贺妈妈”

  炫酷的摇摇车、彩色桌椅板凳、整齐排放的儿童图书,乍一看还以为来到儿童乐园。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就有这么一件特殊的房间。

  创建这所新阳光病房学校的,正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贺湘玲和她的同事们。在这里小朋友可以学唱歌、画画,还有专门的志愿者辅导功课,这里是医院,也是孩子们人生的学堂。

  1991年,贺湘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担任儿科医生,从最初的小医生到今天的儿科专家,她一直小病友和家长眼中最亲切的人。2017年8月17日,贺湘玲被评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小病友口中,贺湘玲有另外一个称谓,大家都叫她“贺妈妈”。2016年5月,贺湘玲参加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贫困白血病患儿探访行动”,在隆回山区一患儿家中,还没进门,小男孩边叫贺妈妈边跑到她身边。

  这个小男孩曾是贺湘玲的小病友,几度病危,贺湘玲从死神中把他抢了回来,患难之间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我喜欢孩子才选择做儿科医生,也应该像妈妈一样对待他们。”贺湘玲说,她所在科室,没有医患矛盾,病人和医生更像是一家人,哪怕是孩子不在了,家属也会回来看她,她这里也是家属感情的避风港。

  贺湘玲说,她习惯性的选择性记忆,但是对于小病友的病情,她记得格外清楚,化验指标是多少,她丝毫不会记错。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小病友和贺湘玲打招呼,他们都是来找贺妈妈复查的,贺湘玲都能叫出名字。

  12岁的小慧是贺湘玲的病人,2014年9月13号被确诊为白血病,经过精心治疗正在康复。看到贺妈妈,小慧一脸的笑。贺湘玲说,不少孩子是外地的,她每周坐门诊的时候,这些家属都会提前一天来长沙,提前带孩子来看她一下。

  “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好好长大,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贺湘玲说,对于她来说,孩子康复比什么都重要,那才是她最大的幸福。

  十年前,贺湘玲建立了白血病患儿家长QQ群,坚持用业余时间义务为患儿家长提供咨询,指导孩子康复后的生活和学习。五年来,她带领团队治疗过300余例恶性肿瘤患儿,生存率达到80%,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贺湘玲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7年,她坚持只要有1%的希望,她都会尽100%的努力去争取,她对工作的热情,也让她从贺医生变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贺妈妈。

  产科里的“中国好人”,病人发来的短信是她的动力

  8月21日上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主任张卫社正在紧张地为一名产妇做手术。

  在张卫社的手机里,存着很多病人发来的短信,她都舍不得删。在她看来,这些短信息总能带来感动和坚持向前的力量。

  “张教授您好!昨天还没来的及跟您说声谢谢就上了车,对不起,胡湘雅就拜托您了。”这是一位病人发给张卫社的短信。

  张卫社回忆,这位病人本来本身胸脯严重畸形、手畸形、子宫畸形,怀孕有生命危险,来医院时已经怀孕28周。原本,她打算放弃这个孩子。

  “如果再坚持两周,孩子活下来的希望就大一些。”张卫社回忆,她们只能尽量帮她保胎到最大期限之后终止妊娠,这样一位特殊的高龄妈妈,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孩子,她的内心应该是想要这个孩子。

  张卫社说,我知道她肯定特别想做母亲,渴望有自己的宝宝,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放弃。既然她是我的病人,我就要帮她。

  “我发动科室同事和自己的亲戚帮她筹集治疗费。”张卫社说,很快就帮她筹齐了治疗费用,并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最终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宝宝。这样帮病人筹治疗费、生活费的事,在科室经常会有。

  “看到她抱着宝宝幸福的模样,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如今,孩子和妈妈都恢复得很好,她帮宝宝起名叫“湘雅”,说是想让宝宝长大之后记住湘雅的救命之恩。他们曾粗略统计,像胡湘雅这样在科室诞生,起名叫“湘雅”的宝宝,总共有60余名,大部分都是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宝贝。

  “如果不和病人一起去冒险,不去赌一把,在技术上就不会有突破。”张卫社说,许多孕妇别人认为救不过来的,但是通过团队和科室的努力,最终妈妈和小孩都救回来了。作为医生来说天职就是救命,要有责任和担当,不能轻言放弃。

  从医22年了,张卫社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这些都是激励她不断前行的力量。

  在她的带领下,湘雅医院产科综合救治水平全国一流,科内收治的150余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子宫保留率达84.4%,远高于国内外报道的30%至50%平均水平,且使得近50%的患者免于输血困扰,达到了“零输血、保子宫”的完美结局。

  麻风村长大的“麻二代”,病人说比亲生女儿还好

  在湖南安化县的雪峰山深处,45岁的护士长刘大飞驻守在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麻风村)26年,为了让这里的麻风病人重拾信心,过上正常生活,她一直没有放弃。今年,刘大飞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

  “她比亲生女儿都要好。”60岁的方云初从建村就住进了麻风村,一晃已经45年。2005年,因麻风溃疡诱发皮肤癌变,方云初双脚溃烂严重,恶臭无比,医院都拒绝为他做手术。

  刘大飞并没有放弃,帮他护理伤口,清洗衣服,熬粥煲汤,调养身体,又为他联系了国家麻风康复医疗手术队的专家,为他做了截肢手术,安装了假肢。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方云初依然健康地活着,“我一辈子没结婚,大飞就是我的女儿,比亲生女儿还好的女儿。”

  刘大飞的父亲也是一位麻风病医生,受父亲的影响,刘大飞从小对麻风病人少了些畏惧,多了些亲近。1990年,19岁的刘大飞从卫校毕业,选择回到从小长大的麻风村当一名麻风病护士。19岁就继承了父业,大家都笑称刘大飞是“麻二代”,她不以为意,反倒觉得很亲切。

  对每一位麻风病人,刘大飞都有一份牵挂。给麻风病人溃疡伤口换药是她每天工作的重头戏。初到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麻风村)时,只有刘大飞一个人换药,从搀着病人到换药房、拆纱布、清洗溃疡、消毒、上药、包扎,每次都要忙上好一阵。除了对麻风村里的病人悉心照顾,刘大飞还时常上门给麻风村外居家治疗的病人检查送药。

  刘大飞所在的麻风村,病人平均年龄62岁。刘大飞随身有个小本子,记录着病人们的生日、喜好、衣服尺寸、鞋码等。外出时为他们捎回可口的点心、实用的物品,对刘大飞而言,都再平常不过了。大年三十,陪病友们吃团圆饭,已经成了惯例。

  2010年,刘大飞的丈夫调到190多里外的县城任教,组织上考虑把她调到县疾控中心。7个月后,刘大飞又重新回到了麻风村,她觉得病人离不开她。2013年,丈夫也回到镇上的职业中专教书,“他离不开他的学生,我也离不开我的病人。”

  刘大飞常说,要想消除社会的歧视,要树立自立自强的形象,要让公众知道麻风病人并不可怕,麻风村同样也是一个宜居的地方。让她欣慰的是,2013年,麻风村终于迎来了两名女护士。招到了新人,身为护士长的刘大飞工作干劲更足了。

  如今,对于麻风病人的偏见正在消除,病人们的状况正在改善。而刘大飞自己,也会陪着这些麻风病人们一起慢慢变老。

  爱做“亏本生意”的医生,担任村医20年减免村民费用10余万

  “马上要去上学了,这是新书包和文具。”在湘西保靖县新码村,拄着拐杖行走打闹的孩子,看到田蕊医生递来的礼物,赶紧抱在了怀里。说好的口琴呢?看到包里少了东西,小辉冲着田蕊撒起了娇。

  9岁的小辉生下来身体残疾,只能在地上爬着行走。2014年的冬天,昂洞卫生院院长田蕊在村里走访时,看到小辉光着身子在地上爬行。

  “当时心里特难过,我就想要帮他。”田蕊立即联系残障儿童的康复中心,又送他去吉首治疗,小辉出院后,田蕊为他申请了在家中的康复设备,并指导孩子爷爷,用木板为他搭起一小段楼梯,现在终于可以拄着拐杖站着走动了。

  如今,小辉马上要上小学了,怕他上学没有零花钱,田蕊又塞给他200元。“孙子很喜欢她,总盼着她来。”爷爷彭图金说,儿媳妇很早就改嫁,孙子一直没有妈妈,所以很依赖田蕊医生。

  不仅是小辉依赖田蕊,远近的很多村民都依赖着这位卫生院院长,因为她实在太好。这种“好”,水银乡马福村村民彭芹芝的感触最深,也在心里记挂了十几年。

  2002年9月5日晚上22点,当时怀孕已10个月的彭芹芝肚子开始痛,她赶紧托人找来当时在村里开诊所的田蕊。 田蕊检查发现,彭芹芝马上要生了,但血压偏高需要去县医院生产。

  不料,刚准备动身时彭芹芝羊水破了,田蕊只好在家里帮她接生。一边听胎心音,一边打降压针,她寸步不离守护在彭芹芝身旁。第二天凌晨3点15分,孩子生下来了,但没有哭闹。原来是脐带在孩子颈根上饶了两圈,造成深度窒息。田蕊赶紧抱着孩子,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终于,孩子的哭出了声。田蕊笑了笑,包好孩子,并守护到天亮,确保一切正常后,才拖着一身疲惫准备回家。

  “田医生,一共多少钱?”彭芹芝的丈夫叫住她。“医药费加材料费,一共给52块好不好?”想起这个贫困的家庭才葬了亲人,田蕊小声地报了个数字。52块?彭芹芝有些不敢相信,为了抢救母子二人,医生整整忙了一夜。丈夫掏出52元钱来,田蕊又免去了2元钱的零头。转身,她又把50元钱塞到彭芹芝的手里,“你坐月子家里又困难,买点营养品。”

  在村民记忆中,田蕊这样做“亏本生意”的案例很多。仅担任村医的20年时间里,她账本上为村民减免的费用达到10余万元,还不包括口头减免的。

  2010年,田蕊被当选为昂洞卫生院院长,她向香港沃土发展社争取到了180万元的资助,为村民建起了面积达1434平米的门诊大楼。 此外,她还为贫困村民减免了8万余元的医疗费用(由香港提供),并免费为残疾居民提供了30多万元的助听器和无障碍设施改造。

  目前,田蕊管理的昂洞卫生院,已经成为湘西州第一所真正的慈善医院、爱心医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公益频道首页